查看原文
其他

在战“疫”中重塑敬畏之心

赵娜 中财应用心理 2023-02-24

   


【“抗疫心力量”系列科普之二十四】


在战“疫”中重塑敬畏之心

赵 娜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北京 100081


自1月20日新冠病毒疫情从湖北爆发以来,经过一个多月的积极防控,病毒的蔓延势头已初步得到遏制。而在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确认病例却在激增,疫情状况仍然不容我们忽视。大自然以这样的方式敲响警钟,人类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面对疫情,我们需要重新找回对自然的敬畏心。“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心存诚敬,有敬畏之心,也许是防止我们行为犯错的“安全带”。

敬畏作为一种复杂的情绪,目前已经受到社会心理学者的广泛关注。敬畏(awe)最早来源于中世纪英语单词“ahge, edg”,包含两层意思:令人惊叹的(awesome)和极其可怕的(awful)。目前心理学研究中把敬畏定义为:当我们面临浩大的、超越我们理解范围的事物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混合了困惑、钦佩、惊奇、服从等不同情绪(董蕊,彭凯平,2013)。当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敬畏情绪所含成份的侧重点不同。西方文化更多的是把敬畏看成一种积极情绪,而中国则更侧重于尊敬和害怕(Gordon, Stellar, Anderson et al., 2016)。


敬畏情绪对人们的行为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目前相关研究表明,敬畏情绪可以使个体放低自我,变得更谦虚、谦逊(Ruberton, Kruse, & Lyubomirsky, 2016),能让人们更加慷慨(Lorkowski, & Kreinovich, 2016),能显著的增加人们的亲社行为(Piff, Dietze, Feinberg, Stancato, & Keltner, 2015),能降低物质主义水平(Tian & Lu, 2015)。除此之外,敬畏情绪高的个体能体会到更高的幸福感,对当前的生活满意度有更高的评价(Rudd, Vohs, & Aaker, 201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敬畏情绪不仅可以避免错误行为,还可以帮助人们开启人性的最佳状态。那么如何才能增加我们的敬畏感体验呢?当前的心理学研究为我们提供了部分答案。

 1、积极融入群体
研究发现,当人们把自我范围进行更广泛的延伸,并且重新想象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时,敬畏情绪将得到显著增加。敬畏感高的个体不会用“独一无二”或者“特殊”来形容自己,而是把自己放在某一类人群中,把自已看作是某个整体中的一部分,如社区的一部分、文化的一部分,人类的一部分、自然的一部分(Shiota et al., 2017)。自我(self)是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关系自我和群体自我是两类受社会影响的自我概念。关系自我主要考虑我与他人的关系,如与父母、朋友、同事等。群体自我则通过所在的群体来定义自我,如公司、团队、社团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与亲近他人和所在群体建立正确的联接,这些群体的规则、规范及情感等都有利于提升敬畏情绪的体验。


 2、培养和塑造开放性人格
开放性人格与敬畏情绪有着密切的关联。开放性(openness)是一种重要的人格特质。开放性高的个体通常具有较高的想象力、审美能力,情感丰富、创造力强。Shiota, Keltner, & Joh(2006)通过自我报告测量的方式发现,自我开放性高的被试报告有更高的敬畏情绪。这些人更容易被音乐感动,更容易沉浸在艺术作品中(Silvia & Nusbaum, 2011)。其它相关研究也发发现,开放性高的个体会更有创造性,有更多、更好的美好体验。因此,在青少年儿童教育中,不能仅关注到孩子的智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可能人格的培养更为重要。健全的人格是开启儿童生活最佳状态的基石。

 3、 亲近自然
亲近大自然可以提升人们的敬畏情绪。研究发现,与大自然多接触能显著预测个体的宜人性和同情心(Zhang et al., 2014)。与大自然联结感比较好的人通常有更高的生活满意度,有更多的积极情感也更快乐(Mayer and Frantz, 2004)。在一项大规模的纵向调查发现,亲近大自然能改变个体的开放性,而开放性是影响人们敬畏感情绪的一个重要因素(Zhang et al., 2014)。Gusewell and Ruch(2012)更是直接指出,对大自然的美体验能力越高,他们的敬畏水平也越高。随着我们工作的城市化、办公室化,人们室外的时间越来越少。我们应该争取更多的时间接近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以珍惜和爱惜的心态,爱护环境,保护资源。



 4、  常怀感恩之心
感恩(Gratitude)是对外部事件和环境的一种积极认知和情绪,通常也被定义为一种道德情绪。它具有外指向性,是颂扬他人的一种情绪,对他人的行为和思想会有一种积极的认知,这种认知会降低自我关注的程度(Tangney, 2000)。感恩会增加自我提升的动力,能使自己认识到不足。感恩情绪高的个体,对于生活中发生的事情,通常不仅仅认为是一种普通的事件,而是对这些事件表现出积极的欣赏(Wood, Froh,& Geraghty, 2010)。有研究让被试描述一件感恩的事件,事后发现他们变得更谦逊。二十不狂没志气,三十犹狂是妄人。把自己变得谦逊、放在较低位置上有利于人们产生敬畏情绪。


 5、提高艺术修养
提高艺术修养能提升敬畏情绪。歌曲、交响乐、电影、戏剧和绘画改变着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艺术或者文学作品可以呈现一种非同寻常的或者不可能发生的瞬间,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艺术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提高个体的敬畏情绪。首先,宏观尺寸可以引起敬畏感 (Joye, & Dewitte, 2016)。当观察者观看的艺术品尺寸比较宏大时,如米开朗其罗的《大卫》,能比较好的激发个体的敬畏情绪。这幅画可能是因为该图画代表的是希腊神话中强大或英雄的力量和人物。其次,艺术品也可以通过微妙的方式来引发敬畏情绪。这样的艺术品是通过呈现一种新奇的呈现方式,让人们感受到的不是审美的快悦感,而是一种敬畏感。如研究发现,莫奈的作品《睡莲》,当个体对其所表达的思想消化时,他们会产生敬畏感,进一步表现为对当时情境的一种顺应。

 

参考文献:

Gordon, A. M., Stellar, J. E., Anderson, C. L., McNeil, G. D., Loew, D., & Keltner, D. (2017). The Dark Side of the Sublime: Distinguishing a Threat-Based Variant of Aw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3(2), 310-328.

Ruberton, P. M., Kruse, E., & Lyubomirsky, S. (in press). Boosting state humility via gratitude, self-affirmation, and aw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s. To appear in E. Worthington, D. Davis, & J. Hook (Eds.), Handbook of humility. New York: Routledge.

LorkoVladik, Kreinovich, Joe, & Lorkowski. (2016). Why awe makes people more generous: utility theory can explain recent experiments. Journal of uncertain systems, 10(1), 1-6

Piff, P. K. , Dietze, P. , Feinberg, M. , Stancato, D. M. , & Keltner, D. . (2015). Awe, the small self, and prosocial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8(6), 883-899.

Tian, & Lu (2015).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influence of materialism and the emotion of awe on life satisfaction and products preference. Ope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3(10), 1-7

Rudd, M., Vohs, K. D., & Aaker, J. . Awe expands people\"s perception of time, alters decision making, and enhances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Science, 23(10), 1130-1136.

Shiota, Michelle N., Keltner, Dacher, & John, Oliver P. . Positive emotion dispositions differentially associated with big five personality and attachment styl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1(2), 61-71.

Paul J. Silvia, & Emily C. Nusbaum. (2011). On personality and piloerectio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aesthetic chills and other unusual aesthetic experiences. 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ity & the Arts,5(3), 208-214.

Zhang J.W., and Keltner D., Awe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 Howard S. Friedman (Editor in Chief), Encyclopedia of Mental Health, 2nd edition, Vol 1, Waltham, MA: Academic Press, 2016, pp. 131-134. 

Güsewell, A., & Ruch, W.(2012) . Are only emotional strengths emotional?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Disposition toPpositive emotions. ,4(2), 218–239.

Alex M. Wood, Jeffrey J. Froh, & Adam W.A. Geraghty. . Gratitude and well-being: a review and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30(7), 0-905.

Joye, Y., Dewitte, S. (2016). Up speeds you down. Awe-evoking monumental buildings trigger behavioral and perceived freezi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doi: 10.1016/j.jenvp.2016.05.001. 

  赵娜 副教授
作者简介:赵娜,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经济心理学。研究兴趣:人际信任、消费心理、决策行为。


“抗疫心力量”中财系列科普


01 调适社会心态,助力疫情防控 / 辛自强

02 公共卫生危机处置需要心理学的参与/张红川

03 应对疫情中的谣言:“10秒钟”法则 / 张红川

04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疫情下对“伤害”的反思/ 苑媛

05 战胜恐慌,每个人都可以是阻击疫情的英雄 /  张丽

06 意象体验小练习 ——抗疫工作者及居家者自我滋养指南(语音版)/苑媛

07 面对疫情,心要静静 / 辛自强

08 “宅”“洗”“戴”的心理象征意义/ 苑媛

09 全民战“疫”,理性刷“机” / 张梅 傅鑫媛

10 心理自助六字诀:关于心理防疫,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 张红川 夏勇

11 关注疫情的同时,警惕替代性创伤/ 阚煜 窦东徽

12 焦点解决短程咨询(SFBT)四象限模型在疫情心理援助热线中的应用/赵然

13 疫情期间,出现睡眠问题怎么办?(语音版)/ 赵然

14 与自己的焦虑握手言和(语音版)/赵然

15 如何应对疫情居家期间的夫妻冲突?(语音版)/赵然

16 疫情期间如何科学地进行心理调适(语音版)/ 辛自强

17 站立的扫把、可证伪性、对照实验以及历史上疫情真相的发现/ 窦东徽

18 疫情中的固执心态及其应对/ 张红川

19 居家抗疫,如何克服信息源封闭造成的焦虑?/ 于泳红

20 居家抗疫,希望感是战胜无聊的法宝 / 贾东星

21 疫情为何会促进民众的爱国主义情绪?/ 赵娜

22 疫情之下,你的钱包还“健康”吗?/ 邹宣宁  孙铃  于泳红

23 公众的疫情风险认知与经济信心/ 辛自强

24 在战“疫”中重塑敬畏之心 / 赵娜


特别报道:

牢记使命显专长,构筑“抗疫”心力量 ——社会与心理学院心理学教师团队在行动


公益捐赠活动公示:

“抗疫心力量”系列科普赞赏金额已经通过腾讯公益捐给武汉一线



本期编辑:窦东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